有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打不骂,难以成才,但是从来没有想到你“打骂”完之后,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压力。事实证明,常被打骂的孩子性格上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化。
1、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的性格由乐观变得孤僻
很多被父母从小打骂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变得非常孤僻,他们对世界充满警惕心理,认为世界上没有值得依赖的人,遇到值得同情的事情也会冷漠对待。
【案例】江浩从小是一个性格乐观的孩子,可自从上学之后,家人忙于工作,疏忽了江浩的学习,导致江浩每次考试处于班里的倒数几名,而江浩每次把成绩单拿回家的时候,势必会遭到父母的一顿打骂。可父母打骂后心里也是不好受,而江浩却为此记恨在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江浩上了寄宿学校。父母“打骂”的阴影,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因此他很少回家,性格也变得孤僻了,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跟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疏远了。
案例中,江浩的性格由乐观变得孤僻,其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的打骂使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时间这样下去,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没有一点用处。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认为“低人一等”,不愿意与人交往,渐渐的跟父母不再亲近。因此,性格也变得孤僻、沉默。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爸妈们请记住:打骂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从来都不能教育出真正优秀的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孤僻。既然你们打孩子时心里也不好受,为什么还继续这样做呢?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只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种管教方式。
2、“打骂”式管教,使孩子性格变得自卑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不爱说话,爸妈们要对这种孩子多加照顾,用心的去引导。如果这些孩子做错事情时,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打骂他们,他们就会更加敏感和自卑了。
【案例】小女孩琳琳性格自卑,常常觉得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一次,爸爸带着琳琳去邻居家串门,琳琳看了一本故事类的书,想跟邻居的叔叔借。正好她爸爸看见了,说孩子不务正业,乱看什么书,就把小女孩臭骂了一顿。小女孩自尊心受损,从此就更加自卑了,而且因为她的父亲总是扼杀她的想法,所以长大之后也和父亲的关系很不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表现出不自信,久之会形成性格的自卑。在做事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成长一步步养成的。有的父母认为“打骂”可以养成宝宝自律的性格习惯,但是如果经常性打骂孩子,往往会一次次践踏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总感觉低人一头,明明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却因为性格自卑没去尝试,这样往往会让孩子错误的认为自己没有优点,从而会拒绝和人交流,变得越来越差。
家长打骂孩子之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听从了家长的“教导”,实际上,他的自尊心受到损害,性格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3、暴躁的父母打骂孩子,使得孩子性格也变得暴躁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让自己情绪失控的情况,有些父母不压制自己的情感,对孩子大发雷霆,又打又骂。这样往往会让孩子变得不理性。你打他,他就学会了打别人,你打出了一个“小霸王”。长期这样,往往会导致孩子心理出现疾病,尤其非常容易出现性格暴躁的情况,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案例】前几天,小敏妈带着女儿在小区楼下玩,楼下有不少的小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得特别开心。但是孩子之间玩耍,不可避免的会因为争东西、抢东西而闹矛盾。平时小敏要是和哪个小朋友生气了,小敏妈向来不会干涉的,总是让女儿自己去修复关系。通常,两个孩子之间都是吵架过后,没一会儿就好了。
可是那天在楼下的时候,接二连三听到有孩子哭的声音。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叫小梁的男孩,他和小敏的年龄差不多大。这些小朋友哭,可以说都是被他打哭的,他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一直都不好好玩,都是玩着玩着就生气了,只要他不顺心,就会打人。
当时就有一个家长和小敏妈说,其实这个孩子生长的环境就是打打闹闹的。他的父母性格暴躁,有点小事就争吵打架。不仅如此,有时候因为夫妻之间的矛盾,自己心情不好,也会转嫁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也经常的打骂。这不,孩子性格也变得暴躁,也学会打人了。“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打骂,真是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瞬间小敏妈有一种很同情这个孩子的感觉。
父母的行为习惯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经常大喊大叫的,孩子也会跟着学;如果父母喜欢吵架动手,孩子也很自然的就认为,这样的方式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父母性格暴躁,那么孩子的性格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了。
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攻击性的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所以为了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家长应该选择教育孩子,而不是打骂孩子。
4、父母用“打骂”来管教孩子,“孝子”也会变得性格叛逆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这让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形成叛逆性格。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骂越不认错,常常用说狠话、离家出走、逃学等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叛逆。
【案例】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孩子做错了事,不好好学习,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
无独有偶。有个7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事后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像案例中的父母亲一样,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做错事,是不是上来就是一顿打骂?有哪个父母真正听孩子解释事情的原委?最后还不是逼着孩子承认“自己错”了,以此来证明父母的打骂是对的。家长这么做,只会让孩子性格越来越叛逆,心理会渐渐地变得很畸形。这类孩子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会把这样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正确教育引导是至关重要,尤其是孩童时期,父母这种“打骂”的管教方式不仅会使自己丧失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人之后的性格发展。所以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这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还是尽快摒弃吧!
5、家长粗暴行为,使孩子活泼的性格变得胆小懦弱
有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焦虑不安,终日提心吊胆,结果却往往离父母的要求更远。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打骂,时间一久,孩子从心里对父母就会产生恐惧和疏远,不论心里愿不愿意,都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只有乖乖服从。在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惟命是从,精神压抑,性格变得懦弱胆小,将来在学习、工作上也会很被动。
【案例】宋明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的,性格活泼又阳光,就是身上有老人带的通病:爱恶作剧。后来他的妈妈看他实在不像样子,就辞职把他带回了家亲自抚养。
记得有一次家中亲戚生日,宋明又恶作剧了一次,把蛋糕糊了小妹妹一脸。宋明妈脾气也急,气得一个耳光下去,小宋明脸上五道印子,流血不说还打掉了一颗牙。从那以后,在他妈妈的打骂式教育下,宋明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懦弱、胆小。如今长大后的他,虽说理解了自己母亲的一些想法,母子关系却还是很疏远,性格也再变不回来。
我们常说,经常受到暴力相对的孩子,因为长期受到父母的打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使得孩子长期处于一种低自尊的生活环境中。长期下来,会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性格变得懦弱。而这种性格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从而抱憾终生。
6、为逃避“打骂”,孩子会形成“说谎”等不良性格
在家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他们为了避免挨打,还会慢慢形成说谎的性格习惯。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就“打骂”,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 恐怕会说出一些欺骗父母的话。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说谎的性格习惯。被父母发现后,有可能打得更重,那么下一次孩子就更不敢说实话。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7、性格内向的孩子被“打骂”,会使性格变得抑郁或自闭
有些孩子在性格上比较内向,也比较敏感,多数不愿意向周围同学和家人坦露自己的心声。如果家长经常打骂性格内向的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压抑。孩子经常处在被打骂责难的环境中,是对孩子幼小心灵和肉体的一种摧残,会使孩子意志脆弱、胆小怕事、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抑郁或自闭。
当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或者遭受挫折的时候,回到家中,父母最好不要打骂孩子。因为在孩子受到委屈后,本来心中就不是很痛快,如果父母不问青红皂白,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感到无法承受,一旦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也许孩子会做出过激的事情来。
8、以“打骂”代替教育,使得孩子倔强的性格更加固执
生活中,有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都可能“不屈服”。有的孩子越打越不认错,性格越加倔强、固执,甚至用离家出走来与父母对抗。
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是小孩子,父母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导致本来性格倔强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使性格更加固执,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严重者,可能会对社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因此,“打骂”这种管教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疏导法,有效沟通,科学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