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罗振宇讲师,罗振宇联系方式,罗振宇培训师-【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罗振宇:访吴晓波、罗振宇、魏武挥:他们为什麽要做自媒体
2016-01-20 40680

他們為什麼要做自媒體?在此過程中有著怎樣的心得體會?未來互聯網的發展又會帶來何種商機?歲末年初,記者對吳曉波、羅振宇、魏武揮三位知名的自媒體人進行了訪談。

  隨著網絡傳播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最近幾年,不少傳統媒體人紛紛離開供職多年的報社、廣播電台或電視台,以個人身份在互聯網平台上重新亮相,並以鮮明的個人風格和優質的發布內容聚攏了大批粉絲。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原來供職央視的羅振宇、財經作家吳曉波、新媒體專家魏武揮等。

  吳曉波:對自媒體的商業收益表示樂觀

  “想了一年左右,最后還是決定要做,主要原因是覺得一些傳統媒體式微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很多。自己還寫不寫東西?如果寫,應該用什麼方式?”從2014年5月8日起,財經作家吳曉波全部停掉在紙媒和門戶網站的專欄,轉而推出個人品牌的自媒體——“吳曉波頻道”。如今,他每個星期在這個微信公眾號中發布兩篇專欄文章和一個視頻節目,利用愛奇藝的平台播出。

  對於擁有20多年寫作經驗的吳曉波而言,專欄創作可謂駕輕就熟,但拍攝具有個人風格的視頻欄目卻是第一次。

  “在做自媒體前,我向艾瑞咨詢公司要到一組數據:過去的20個月裡,在中國覆蓋人數最多的前20個APP裡,7個是視頻網站﹔在手機用戶使用時間最長的10個APP裡,5個是視頻網站﹔同樣,增長規模和發展速度最快的,也是視頻網站。”這讓吳曉波感到,要想讓自己的文字與理念傳播得更有效果,視頻是必須要“碰”的東西。從這些數據背后,吳曉波看到了自媒體這種傳播形式在未來將帶給他的商業收益。

  “原來在報紙上登一篇文章,報社付給我稿費,廣告跟我沒有太多關系,那是支付給平台的。但未來很可能廣告和文字、視頻一起成為一個產品,然后我跟平台合作,比如今日頭條或者新浪財經。平台要抓取,需得到我的許可(這也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而且轉載的不僅是文字,還附帶廣告(如果不帶廣告則要支付費用)——這會大大提高內容生產者在未來的議價能力。”吳曉波分析道。

  吳曉波說,自己之所以對自媒體的商業收益如此樂觀,一部分信心來自自媒體平台上的受眾。“原來我的受眾是50后、60后甚至70后的人群,很少面向85后。然而‘吳曉波頻道’上線3期后,愛奇藝提供給我一個數字——18歲到35歲之間的受眾人群超過80%,其中一大半人沒有讀過我的書。我們必須承認,世界很快就會為80后、85后所擁有。”

  羅振宇:未來的商業是小而美的邏輯

  “當年在電視台當制片人,越干越郁悶。為什麼?起早貪黑地做節目、帶團隊,但是在外面風風光光出席活動的都是主持人,似乎沒有幕后團隊多少事兒。”這讓羅振宇意識到,傳媒領域可能正在發生一次非常重要的轉向,商業價值不再歸渠道和產品所有,而是直接歸人格——“核心人格正在成為商業價值的核心。”

  2012年12月,在央視工作多年的羅振宇離開老東家,自創了網絡視頻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不到兩年,就在互聯網上聚集起一批肯為自己掏腰包的鐵杆粉絲。僅在2013年12月27日的第二次社群招募中(亦被稱為“史上最無理的會員招募”),便輕鬆募集到800萬元人民幣。

  “‘羅輯思維’最初的盈利模式就是會員收費,類似於眾籌。剛開始心裡沒底,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捐錢,就說先拿5000元試試。沒想到在微信上發起后,很快就賣完了。我也是從那一刻開始覺得,有那麼多人愛你,要負一點責任。”羅振宇坦陳。

  這件事也讓羅振宇開始反思:未來商業模式的驅動力到底是什麼?“后來想明白了,我們的價值不在自己身上,過去關於‘粉絲經濟’的說法不對。我在團隊中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永遠不要提‘粉絲’。我們隻說用戶、會員、朋友、伙伴,不說粉絲,因為粉絲意味著中心化,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以用戶為基礎的社群經濟,隻服務於那部分喜歡‘羅輯思維’的人。”

  “現在大量的社群會自我劃定疆界,並開始和外界發生分割,這其實是文化上的分裂而不是融合。”羅振宇認為,未來的商業模式會是一個小而美的邏輯,而不是由用戶量支撐的大眾邏輯。

  魏武揮:不能接受自己碼的字被商業力量包圍

  魏武揮從2005年開始在網上發表個人文章,其間經歷了個人網站、博客、微博和微信時代。在自媒體商業化被討論得越來越頻繁的今天,魏武揮直言“不能接受自己碼的字被商業力量包圍”。“商業收益不一定要靠軟文來實現,如果內容足夠優質,仍然可以通過內容獲得媒體的關注和商業的青睞。”

  在他的每篇文章下,都會有一條聲明:“本人不接受商業文章(俗稱軟文)撰寫的合作”。不過魏武揮承認,憑借優質的文章、獨到的見解與敏銳的角度,自己在新媒體領域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擁有了不錯的商業收益。“有了名氣后,會有人找你去講座、當評委,甚至擔任公司的顧問,這是除了稿費之外另一項比較重要的收入。”

  不過對於軟文,他的態度是中立的。“我不認為軟文十惡不赦,自媒體的存亡取決於訂戶,現在的微信公眾號這麼多,你不喜歡,退訂就是了。如果用戶心甘情願地看這種商業性文章,那就証明文章本身還是有營養的。”

  魏武揮為此舉了一個例子:“我認識的一位紙媒國際版女記者,上個月剛剛從體制內辭職,專門運營一個有關時尚的微信公眾號。由於跑了多年的國際新聞,經常出國見多識廣就不用說了,關鍵是她對時尚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就慢慢積累了14萬左右的用戶訂閱量,難得的是這些用戶還很活躍。目前她文章中一張廣告位置圖可以拍賣到一天3萬元,更別說寫一些商業文章的收益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沈阳站 sy.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