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罗明讲师,罗明联系方式,罗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罗明:走出成功的误区 罗明成功学研究
2016-01-20 49064

第一讲 走出成功的误区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什么叫成功,以及如何使自己走向成功这类关于成功学方面时尚的话题,成功学也就成为了一门显学。通过大量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以及大学校园里那些形形色色关于成功学的讲座,我们不难发现,谈论这方面话题的人很多,但是对于什么叫成功,成功有一些什么样的标准,却是见仁见智,各不相同。

成功的标准

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成功只是一种观点,一种标准,而我想谈谈关于成功的两种不同的标准。

第一种标准 就是“三大”标准,即做大款、当大官、出大名。

第二种标准 成功应该具备四种要素:

第一要素 成功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是内心建立的理想且期望达到的一种目标。

第二要素 成功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

第三要素 理想的实现是要对社会有利的,必须符合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的方向要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吻合。

第四要素 个人心理上能享受到在成功过程中及成功之后所带来的那种愉悦身心的快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据说上帝也不知道什么叫成功,就化装来到人间,想问问别人什么叫成功。

上帝问第一位先生:“请问,您认为什么叫成功?”

那位先生不假思索地说:“成功就是当大款,有空闲,兜里有钱。”

上帝又问了第二位先生:“先生,您认为什么叫成功?”

那位先生想了一会儿说:“成功就是做大官,有权、有势。”

上帝接着又问第三位先生:“您怎么看待成功?”

结果第三位就说:“成功就是当名人,因为当名人能够前呼后拥、无限风光。”

上帝听了这几个人的回答,没有听出个所以然,说:“你们就直接说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成功的标准吧!”

结果这三位先生都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最后憋出一句话:“噢!上帝!成功的标准我们也不知道,反正那东西不是我们定的。”

上帝想:换个方法或许我能够了解什么是成功。于是上帝变成一位妇人来到公园,看见一位母亲正带着孩子在公园里嬉戏。

上帝走过去问:“这位女士,我是个有钱人,您觉得我和您相比谁更成功?”

那位女士看了上帝一眼说:“您是个富人,但是我觉得我是孩子慈爱的母亲,在家里我是丈夫贤良的妻子,在企业里我是优秀的员工,在社会上我是守法的公民,每天过得平淡而又快乐,您只不过有钱而已,但是您真正快乐吗?幸福吗?您能告诉我什么叫成功吗?”

上帝听了默默无言,他又化装成一个名人,看到有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从旁边经过,就把他请了下来。

上帝问:“这位先生,冒昧地问您一下,我是一位名人,住的是豪宅、开的是名车,您却骑着自行车。您说,你我之间谁更成功呢?”

那位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打量了上帝一眼,说:“哦,您是名人,我呢,虽然没有出名,但是我有充足的自我空间,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活。我可以下班后骑自行车出来遛弯儿,想看书就看书,想欣赏音乐就欣赏音乐。工作完成之后,我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能够与自己的家人、朋友经常团聚,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快乐,我觉得我过得非常舒适。但您这位名人,我想恐怕没有什么自由,说不定连结婚都不敢对别人说,出门都要戴墨镜,吃饭都要坐角落,您完全像关在笼中的金丝鸟,您说咱俩谁更成功呢?”

上帝听了这些以后若有所思。于是他又往前走,看见一位老农在地里耕田,于是上帝把老农请过来,问这位农民:“我想问您,我是一位有钱人,是一位名人,您是一位做农活的先生。我想,您能不能够告诉我,是您成功还是我成功呢?”结果那位老农说:“俺不知道什么叫成功,俺只知道,就凭俺这双手,凭俺自己的辛勤劳动,俺已经把四个孩子都送进学校去了,而且现在他们对社会都有所贡献,俺觉得已经非常满足,非常幸福了。”

上帝说:“您这样劳动才够供四个孩子读书,但是我的钱足够供40甚至400个孩子读书,您不觉得我比您更成功吗?”

那位老农笑着说:“是的,俺相信。不过俺想,可能您没有俺的这种自豪感。俺是一个农民,就靠这双手,去辛勤耕耘这些田地,用劳动来供俺的四个孩子去读书生活,俺觉得俺的自豪感、成就感,可能要比先生您强些。”

最后,万能的上帝也迷惑了:究竟什么叫成功?

虽然人们对成功的认识各不相同,但首要前提是人们的需求和需要得到满足,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有哪些方面的需求呢?

马斯洛需求理论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说明人们的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这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底层的需求,若这些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就可能出现生存危机!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的需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得以生存的强大动力。

安全的需求

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就会有对人身、劳动、职业等安全的需求以及生活稳定、免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未来能够有所保障的需求,等等。

社会交往的需求

即归属与爱的需求。它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亲情、爱情的需求,渴望内心能够得到一种温暖和抚慰,产生一种归属感。

尊重的需求

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即自我尊重、他人尊重以及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对自己的权力有一定行使权限的需求。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求

这是最高级的身心需求。满足这种需求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如果一个人确定了一个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的、合理的、进取向上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它,那么这个人就会感觉到一种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就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求的满足。

通过对需求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我们了解到人类在身心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看出,第一种“三大”标准与这种理论相差甚远,而第二个“四大要素”标准是个人在需求层次理论上的具体表现。很显然,我们认为第二个标准是对的。

走出误区

之所以认为第一种标准—做大款、当大官、出大名是错误的,是因为它不仅仅与需求层次理论相差甚远,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危害之一

第一,如果说当官、发财、成名,就叫成功,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和谐。统计学的资料证明:在一个社会里,能够真正发大财、当大官、成大名的人可能不到1%。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什么是成功的话,那么在这个社会上就只有1%的成功人士了,那么还有99%的人呢?他们必然会产生一种失败的情绪,他们的生活也会处于一种难堪的状态。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遇到男士就要问:“买房了吗?”“没有!”

“买车了吗?”“没有!”

“你都30了还没买房,买车?你有什么出息呀?你以后怎么娶老婆、成家啊?”

碰到女士就问:“怎么样,钓了个金龟婿吗?”“没有啊!”

30岁了还没钓到金龟婿啊,你这一辈子惨了。”

言下之意,他们仅仅把发财和出名看做是成功,用这种眼光来衡量大众,那么多数人都是不成功者。

所以就有学者指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罪,叫做“不成功罪”。假如我没买房、没买车,我就抬不起头来,就觉得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不好意思面对周围的人,实际上这种思想是非常有害的!所以说如果成功标准定在所谓的“三大”,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极强的自卑心理,这是它给社会带来的第一大危害。

危害之二

第二,这种标准会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现在某些成功学的著作,某些成功学的大师,宣传成功就是当官、发财,就是出名,结果让现在有些孩子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有些孩子读书之前,首先就渴望进名校,哭着喊着也要挤进名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宁可让父母多花钱,也要进名校,好像不进名校就很没面子。南方有些学校,竟然在高考时打上这样的横幅—“不过黄河过长江,死也不在家乡读。”这些所谓“激励”的标语,在每年的高考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在他们看来,要读大学,就要读真正的大学,名牌的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南开这些著名的高等学府,而对于其他的普通院校,就认为那些学校没有品牌效应,认为那是失败的人才去的地方,是没有出息的人才会去的学校!这种错误观念对孩子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每年高考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高考失利生或者是落榜生,会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可见,这种观念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有些学校,一部分学生已经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们还在读小学、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攀比:比谁的爸爸官大;比谁的爸爸是科级,是处级还是司级、厅级;比谁的爸爸开的是奔驰还是宝马!并以此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身上的衣服、鞋子更是比得不可理喻!从小就比名牌,好像穿一身品牌衣服,就表示高人一等,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如果这种思想观念不受到制止,那么很可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在学校期间心里面已经暗存了这样的一个标准,一旦走入社会就会产生很强的落差!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官发财和出名的!由于之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之不愿意从事平凡的工作,不愿意和从事平凡工作的人做朋友,由于过高地评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很容易在竞争中面临失败!所以,这种标准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危害之三

第三大危害,则是这种标准如果成立的话,它还会产生一种负面的影响,就是使得厚黑学大行其道。有一本书叫做《厚黑学》,作者是李宗吾。《厚黑学》一书内容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见解深邃,启人心智,文笔流畅轻松,语言幽默隽永,让人既增长见识、深受教益,又可从中获得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快感和审美享受。《厚黑学》也涉及了一些成功论言,但它对成功的认识,一言以蔽之:一个人成功的规律,就是脸皮要厚、心要黑,皮厚心黑者才能走向成功!那么一旦我们把成功定为是发财、升官、出名的话,那么很可能有人就会铤而走险,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做出一些有违道德、有违法律的事情来。香港有个叫张子强的罪犯,为了追求金钱,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策划和实施了多起惊天的绑架大案,香港许多知名的富商都被他勒索过。在至今所知的绑架勒索大案中,张子强的汲案金额肯定是最高的,勒索金额据报已达16亿元。除了勒索之外,张还涉嫌爆炸、抢劫等重案。 而张子强的人生哲学就是“要么我就发大财,要么我就死”。正是这种极端的谬论导致了包括张子强在内的许多人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给其本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对成功定义和标准的误解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厚黑学的流行甚至使这种影响变成了危害。下面这个人为了出名究竟做出了怎样荒唐的举动呢?

古波斯有一个人叫西罗斯特拉斯的人,他想:“我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但是我要出名,我该怎么办呢?”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火烧神庙。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把火烧掉了古波斯最有名的神庙,他把神庙烧掉以后就坐在那里不走,等着别人来抓自己。

别人抓了他以后就问他:“你干嘛要烧这座神庙?”

他说:“我为了出名啊,我这个人为了出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别人就说:“你再怎么要出名,也不能够烧神庙啊!这是犯众怒的,你要遭天谴的”。

结果西罗斯特拉斯讲了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大意为“我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这就是为追求出名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显而易见,如果成功的标准是那样界定的话,那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都是有危害的。

尽管成功的含义广泛,但还有一说,即个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大众普遍一致的认同和赞赏。为什么说下面这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也算获得了成功呢?

除了上述两种成功标准外,成功也还有别的标准,或者说成功在利益追求、人生价值上又各有不同的体现。我们这个世界是纷繁万象、丰富多彩的,在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或者说在成功的这个大的范畴里面,还有很多其他标准都可以衡量一个人。他在人世间走一趟,他有没有价值,不仅看他是否腰缠万贯,成名成家,同时也要看他对社会所奉献的精神价值,对民众所奉献的道德价值!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会令我们感触颇深。有一位年轻人,他在2002年的时候,被检查出得了一种叫脊索瘤的绝症,脊索瘤在当今医学上是很难治的病,而这个年轻人家在农村,经济上不太宽裕,因此没有抓紧治疗。到了2006年,他在劳作之时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后,发现他的脊索瘤已经严重恶化,离脑的主干只有两毫米的距离了,也就是说他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医生“无情”地给他下了死刑宣判书。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这个年轻人想:“我的生命即将离去,我还能为社会、为别人做些什么呢?”

后来他想到了,他的眼球还有用!因为他曾经看到报纸上报道过,眼角膜捐献出来还可以救助别人,使他人重新获得光明!于是,他就给深圳的眼库写了一封信,自愿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深圳眼库的工作人员收到这封信后,都很感动,特地派人赶了过来。

当他在捐献眼角膜的协议上签完字以后,有记者问他:“您为社会做了贡献,请问您对这种捐献,没有其他要求吗?您真的是无条件的吗?”

这位小伙子就说:“我是有条件的。”

记者一愣:“是什么条件呢?你不是说无偿捐献吗?”

年轻人笑了,说:“我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接受我的眼角膜捐献的人,必须记住我妈妈的生日!我妈妈为了我,受了一辈子穷,受了一辈子的苦,没有享过一天福。在我死之后,我希望接受我眼角膜捐献的人,每年在我妈妈生日的时候,能够给我妈妈打个电话,或者寄个贺卡,跟她说一声生日快乐就行了。”

这位小伙子,他到底是属于成功者,还是属于不成功者呢?

这位小伙子叫张海涛,今年35岁,是河南平顶山市汴城村人。在我们看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做了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他生命即将离去之时,为他人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了最后的光明和希望!他为我们的社会,为他自己的家庭,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们绝不认为他是失败者;相反我们认为他是道德的成功者、精神的成功者!因为社会大众将会对他的崇高精神表示赞赏和认可!

所以说我们对成功,要有一种更全面的理解!成功绝对不是奢侈品,绝对不是只有1%的人才能实现的东西,成功就在一位理发师在为客人提供了满意服务后的微笑里;就在一位花匠精心培育的花圃里,在他看着鲜花满园的那种幸福的目光里;就在我们的老师为自己的学生批改作业时,那画出一个一个红圈,写下一句一句表扬的笔端里;就在一位清洁工在清扫完街道后为行人创造干净和谐环境的汗水里!

每一个人,哪怕自己的岗位很普通,哪怕自己的职位很平凡,但是如果你能脚踏实地地努力,成功就属于你。这种成功不仅让你获得了极大的愉悦,还对社会有所贡献。但很多人却认为成功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在这种观念下,很多人没法达到某种级别,无法做好某件事情,无法突破某种极限,随之也会产生各种悲观的想法,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成功是扇虚掩的门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时器,当指示灯打出了9.95的字样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网络,至少有好几亿人看到,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因此海因斯到底说了些什么,谁都不知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乐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当看到海因斯的镜头时,凭着做记者的敏感,他认定海因斯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凭着做体育记者的优势,他很快找到了海因斯。当他提起16年前的故事时,海因斯想了想笑着说:“当时难道没人听见吗?我说,上帝啊,成功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谜底揭开之后,戴维·帕乐接着对海因斯进行了采访。针对那句话,海因斯说:“自美国运动员欧文斯于1936525日在柏林奥运会上创下10.3秒的百米世界纪录之后,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的确,这一纪录保持了32年。32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的。但是,我想我应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每天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因为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之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扇门不是紧锁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是可以跨越过去的!”

后来,戴维·帕乐根据采访写了一篇报道,填补了1968年奥运会留下的一个空白。而海因斯的那句话则给世人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启迪!

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努力地行动,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很多时候,人们在做事情时都心存畏惧,当你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成功并不难,阻碍你成功的唯一限制就是你头脑中对成功的那种误解。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坎坷,但是只要你能够很好地把握机遇,充满信心去挑战困难,你会发现成功其实不难。

过去人们对婚礼司仪这一工作认识不够,而美国男孩约翰就是在别人的婚礼上发现了商机,把婚礼司仪当成了自己的职业和毕生的追求,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在别人的婚礼上挣了几百万美元。

19岁的约翰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使他的腿受伤了,在这次事故之后,他就开始变得不爱说话了。这种沉默的性格从他读小学一直保持到大学,大学刚开始,约翰便开始爱上了图书馆,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面翻阅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书籍,这使他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

上大二的时候,约翰开始不安分起来,在美国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自主创业,或者是在外打工自己独立生活。约翰看着自己的同学一个个开上了自己挣钱买的小车,也开始走出学校去寻找工作,他想让自己多与社会接触,多做一些尝试,这样既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可以为未来择业和事业的发展多做有益的铺垫。

约翰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在一家电视台做摄影师,没事的时候约翰就老爱去找他玩。由于他朋友的摄影水平很不错,所以一般有什么会议、活动,包括公司里有人结婚,公司都会派他去做录像,约翰就经常跟着他一起去做录像,这样约翰就在平时的帮忙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几个月以后,约翰的摄影水平提高了很多,慢慢的也能够独立地拍些像样的带子出来了。

于是,约翰决定自己去帮人拍一些录像,遇到有人打电话来拍婚庆录像,约翰背上摄影机就跑去了。一开始,他并没有打算挣什么钱,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课余生活能够多一些乐趣。但是由于约翰在拍摄的时候能够注意到每一个细节、认真捕捉一些突发的场景,有时候还能根据主人的要求进行剪辑,慢慢的,很多人都知道了约翰的技术,纷纷找他来拍婚礼录像。每次人家都会给约翰一些小费,靠这些小费,约翰的收入在同学之间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在一次要给新人拍婚礼录像时,约翰早早地到场了,等到来宾都快来齐的时候,原来拟定的婚礼主持人,却因为临时有事无法赶到现场。这一下操办婚礼的人可急坏了,宾客都来了,就等婚礼司仪了,这可怎么办?

在他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不知道谁出了一个主意:“拍录像的小伙子经常参加婚礼,让他来主持应该没有问题。”

在主人的再三恳求下,约翰接下了这个任务,不过能不能完成,他心里也没有底。他把自己关进一间小屋子里,设计婚礼的开场白。为了能够活跃现场气氛,约翰除了采用在婚礼仪式上的一些常规环节,还加了几个小小的创意。等婚礼开始时,约翰拿出在学校表演过的一些小节目,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结果这场婚礼举办得非常成功。事后主人不仅夸赞了约翰一番,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大红包。

此后,很多人都知道了纽约州立大学有个既能拍摄婚礼录像又会主持婚礼的小伙子,找约翰的人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他有时候一天还要跑好几场,摄影兼做司仪。

随着约翰一手操办的婚礼次数越来越多,他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人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于是他便四方筹措,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经过约翰的不断经营,时至今日,它已经从一家原先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了2000平方米的规模,他现在推出的婚庆服务也是花样齐全,包括婚礼主持、摄像、婚纱摄影、鲜花外卖、预定酒席等几十个品种。不到30岁的他已经是身价百万了。

通过这个创业成功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成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成功的机遇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去尝试、去实践,耐心地朝自己的目标奋斗,只要我们能够做出别样的精彩,那么成功也只不过是窗户上的一层纸而已。

短短几年间,一个性格沉默的学生,成为了一位引人注目的司仪,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这难道不是成功吗?事实上,我们应该同时突破成功的另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的心理误区,即我们要把自己的目标确定得大众化一点、普通一点,或者说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实际一点。要成功,关键是我们应该在内心建立一种我要成功的企图心和积极自信的心态,不断地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坚信成功只是一种对人生的积极追求,是自我努力实现目标之后的满足感,是一种快乐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我们便能发现成功既属于少数杰出人才,也属于我们普通大众—其实人人都能走向成功。

成功是一种追求,是自我努力实现目标之后的满足感,是一种快乐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那么要追求成功,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把握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呢?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在自己的行业里,做最好的自己呢?请看下讲:了解自我。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沈阳站 sy.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