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众生有 悟性分高低
学习禅学有两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 人人有佛性,人人皆成佛
二、 学佛有先后,悟佛分高低
试解释论述就教于各位高明。
人人有佛性是佛教对人性中具有慈悲一面的肯定和推崇,对人们学佛向善有激励作用。《坛经》中记录了禅宗六祖惠能当年投师学佛时与五祖弘忍的精彩对话:
弘忍和尚问惠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
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此问答反映了惠能勇于接受挑战和坚定成佛的信心。佛性无南北,獦獠与和尚无差别则道出了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皆有佛性的思想。学佛向善,当然不易。对于怀疑自己的资质,顾忌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不愿学佛的人来说,用人皆有佛性,人皆可成佛来激励是很有用的。
该故事亦启发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员工来自东南西北,资质条件各有不同,但只要个人有信心,企业引导得当,则佛性显露,人人皆可成为企业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才。
学佛有先后,悟佛分高低是指学佛在入门时间上有先有后,有老师有学生。但佛性平等,先学未必胜后学,老师未必胜学生。
仍以惠能为例子说明。慧能投师学佛时其师兄神秀已经跟随弘忍大师学佛多年,并被众人视为弘忍的继任人。然而慧能以贫民且文盲之身悟佛胜于神秀,且终成为五祖的继承人,是后学胜先学。尤其难得的是,慧能继承衣钵后,将禅宗发扬光大,其悟佛之深,对当世后世影响之大,与其师傅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以一例子说明悟佛分高低。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一开始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师傅,导引他们等人向西求经。经过千辛万苦,唐僧孙悟空求得真经、悟得正道,被授予佛的果位。《西游记》第一百回写到唐僧受职为旃檀(音沾坛)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佛教中果位由低到高分为罗汉、菩萨和佛三级。显然唐孙的道行地位已超越其师傅了。我想这既是小说作者的故意安排,也是佛性平等,佛法无边的体现吧!
佛性众生有是鼓励人们坚定学佛的信心;悟佛分高低是启示人们学佛靠自身努力而得到正果。故日后如有人问:如何是佛?答:张三李四是也。
2010年10月14日